当前位置: 首页>>媒体江理>>正文
《江西日报》:世界铜都 蝶变焕新
日期:2025年01月16日 10:08  点击次数:

在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中,学院成立了若干服务小分队,累计对37个车间进行智能化改造,应用工业机器人、高档数控机床等智能化装备435台,7家企业入选国家和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。”鹰潭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艾国栋说,针对企业“不会转”的难点,江西理工大学先进铜产业学院全力提供技术服务。

2022年,一所铜领域现代产业学院——江西理工大学先进铜产业学院落户鹰潭。此后,学院紧扣产业发展趋势和实践优势,从培养方案、课程建设等多方面深化“冶金-材料-智能制造”学科交叉融合;同时,积极拓展校、企、政协同育人模式,聘请企业教师25名,与铜企业共建20余个校企联合实验室和实践基地,为鹰潭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助力。

没有大院大所,鹰潭如何点燃创新引擎?面对铜产业发展粗放、产品附加值低、人才不足等发展“通病”,鹰潭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,大力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,坚持以技术改造推动转型升级,推动铜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
依托“江西理工大学+江铜集团”紧密创新共同体,与国内20余所知名高校院所深度合作,拥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70个,获批国际国家标准、发明专利、PCT国际专利位居行业首位。围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,先后突破了50项关键核心和共性技术,高张力高导电铜银合金线、微合金化高强高导铜锡合金线等产品实现进口替代。加强与中南大学、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、中国科学院等高校院所常态化对接,深入推进“鹰才计划”,近年来,鹰潭先后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科学院院士、长江学者等省级以上人才工程称号58人。

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,搭建全国唯一的铜产业大数据平台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、铜产业大脑,全市80%的铜企业开展了数字化改造,获批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8个。深入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,制定铜基新材料产业发展“负面清单”,设置了涵盖8项淘汰类、2项限制类和10项不鼓励类的招商禁区,全面限制技术老旧、竞争力弱的低效益生产工艺和装备。

近三年来,鹰潭铜产业发生了深层次的结构性变化。再生铜营收占比由33.7%降至23.7%,铜基新材料营收占比达48%;国内领先的铜产品达57个,其中国际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产品有16个……全市50亿元以上企业20家,包括8家百亿级企业;29家企业入选全省制造业民营企业百强、超出第二名13家;铜细分领域前20强企业达19家。

踏遍青山人未老,风景这边独好。以铜基新材料集群获批国家级铜基新材料先进制造业集群为契机,鹰潭将积极融入制造强国、建设关键产业备份等国家战略,加快推动铜基新材料集群向世界级集群提升,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铜基新材料基地。



上一条:《科技日报》:江西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移分宜工作站揭牌
下一条:《赣州政协微信公众号》:赣州市两会第二场“委员通道”开启,六位政协委员带来满满干货!

扫描二维码分享
相关推荐:
读取内容中,请等待...

Copyright © 2024 www.jxust.edu.cn 江西理工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
学校地址:  [赣州-三江校区]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958号  邮编:341000  

        [赣州-红旗校区]江西省赣州市红旗大道86号  邮编:341000

        [赣州-黄金校区]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56号  邮编:341000

          [南昌-南昌校区]江西省南昌市昌北开发区双港东大街1180号  邮编:330013


   移动版    赣ICP备05001230号-1     赣公网安备 36070202000070号